(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上海文联消息,评弹表演艺术家余红仙于2023年8月19日6时18分因病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84岁。
余红仙,评弹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评弹团艺术指导等。原名余国顺,1939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1952年起学习、弹唱评弹,从艺60年,天赋佳嗓,长于弹唱,音色明亮,高低自如,擅长唱多种弹词流派唱腔,有《双珠凤》《描金凤》《夺印》《人强马壮》《战地之花》等众多艺术作品。其中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使评弹艺术走向全国,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有“唱不倒的金嗓子”之美誉。2014年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余红仙曾说,现在评弹面前有不少困难,书场里的听众年纪老的多,年纪轻的少。“现在这个时代跟我们小的时候是不同的,我们学评弹的时候,正是评弹最为兴旺的黄金时代,活跃着许多优秀的老前辈艺术家。1951年成立了上海评弹团,这些老师也都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流派一个个产生,中篇一个接一个出来,老师们发挥的余地也更大,演出的内容也更多。”
虽然前辈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成为一种“定势”,但余红仙想去改变。她对长篇中的唱法做过不少研究,也作了不少尝试,“听客们觉得有自己的特色、蛮好听的,比如《双珠凤》中的《为千金》《定情》等等,大段唱篇经过修改以后,我的唱腔也就很自然地突破了”。
她还说,评弹面临的困难不仅是听众少,接班人也少,因为生源少,尖子也比较难培养出来。尽管现在老一辈还在讲课,还在教唱,但能从二三十人中培养出一些很好很好的演员,确实比较难。“我们还在戏校评弹班培养年轻人,我相信这里面一定会有一些好的演员出来。我期待更多的学生把更多的心放在评弹上:既然学了就要用心地学,要把说书这个事业作为自己的一个追求,评弹是一个高雅的艺术,要做一个前途优秀的评弹艺术接班人。”
来源:上海文联
原标题:《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余红仙逝世,她用一曲〈蝶恋花〉让评弹唱响大江南北》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我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江西庐山云海景观、安徽歙县坡山村云海景观、福建霞浦县三沙日出日落景观等
5月9日,宁西线豫陕交界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护路员工对线路两边山体的危树进行清理整治。立夏时节,秦岭山脉云雾缭绕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