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大王镇充分发挥经济强镇优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推动“五大振兴”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综合性示范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那么,打开乡村振兴大王样板的密码是什么呢?
“大王镇具有良好的工业和农业产业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是我们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近年来,我们围绕‘兴产富民’,坚持‘工农互哺、城乡共促’,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示范区。”县委副书记,大王镇党委书记、大王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银鹏说道。
工作中,一方面,着眼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百姓增收致富。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科技赋能,积极引导城里的科技、人才和资本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创办育种育苗博士科研工作站、鲁丽苹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水果和茄果类蔬菜新品种研发实现了有效突破。引进北京绿亨科技公司,建设年产能3亿粒的番茄育种中心,打造全省重要的蔬菜种业研发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实施设施蔬菜大棚的智慧化升级改造,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搭建大王镇现代农业集成应用平台,探索智慧农业生产解决方案,建设有规模、有科技、有收成的菜篮子基地。全镇3万亩蔬菜,年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12亿元,种植户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了52000元以上。
另一方面,着眼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促百姓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常态化开展大王镇工业企业用工需求摸底调查,拓宽群众就业渠道,2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变身产业工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占到全镇农村人口的近50%。以复兴王村为例,全村1300余人,700余人在周边企业务工,每人每年工资可以达到7万余元。收入提高后,青年人多数都在镇上置办了楼房,实现了就地城镇化。村里的房子对外出租给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每年又可以增加1万多元的财产性收入。
大王镇城乡要素的有效融合,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大王镇成功入选了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下一步,大王镇将进一步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城乡融合为动力,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作出更多大王贡献。
上一篇:喜报!静宁苹果又荣获一金奖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我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江西庐山云海景观、安徽歙县坡山村云海景观、福建霞浦县三沙日出日落景观等
5月9日,宁西线豫陕交界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护路员工对线路两边山体的危树进行清理整治。立夏时节,秦岭山脉云雾缭绕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