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王明月 李崇高
【资料图】
今日起,浙江多了一家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就的重磅展馆——浙江创新馆。
19日下午,“浙里好成果”平台建设暨浙江创新馆启动仪式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走进新建成的创新馆,“硬核”“信息量大”是记者的第一感受——68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展出了1000多项成果,涵盖了三大科创高地、碳达峰碳中和、海洋强省、科技强农等主题,图片、视频、实物琳琅满目。如果细细参观,足以让人逗留一整个下午。
浙江创新馆外观
科技成果是科技创新的“生命线”。据了解,今年,浙江建立了“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制度”,计划以成果月报、季度发布、年度榜单和常态化发布集成的机制定期发布“浙里好成果”。创新馆则是集中展示这些成果的重要窗口。
浙江创新馆内展出的“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
什么样的项目才能入选“浙里好成果”?从征集机制中可以看出,参评成果涉及的领域很广,但“门槛”很高:基础研究成果需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技术攻关成果要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保障核心产业链安全、实现进口替代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并实现产业化,重大应用成果需在国之重器、国家重大工程和设施等得到成功应用。
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生产线、“通义千问”人工智能大模型、动植物跨界光合疗法用于人体再生修复、 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新药创制、可自发钻土的种子载体E-seed……启动会现场,6位专家带来成果介绍,它们均已在创新馆内展出。记者发现,这些成果不仅在科学原理上颠覆想象,更展现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
启动会上专家作“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生产线”成果介绍
“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是我们筛选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浙里好成果”平台是一个集聚展示发布、合作交流、路演对接、交易转化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不论是发布、展出还是路演,都是为了用社会、行业、市场的专业意见去检验成果的实际价值。
此外,“浙里好成果”平台还汇集了院士专家力量开展成果评价。今天到场启动仪式的潘云鹤、陈纯、谭蔚泓、胡培松、叶志镇、高翔6位院士,就将协同陈刚、张汝云等9位战略科学家,在“浙里好成果”平台建设的成果推荐、遴选评价、跟踪咨询和应用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浙江创新馆内也不仅有成果,记者探馆发现,创新馆设置了“印象厅”“创新策源展厅”“创新成果展厅”“创新体制机制展厅”“远景厅”五大展厅,整个浙江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都浓缩在了展馆之中。
“创新成果展厅”展出的农业创新资源
在印象厅内,你能回溯到新时期时代,探寻浙江创新基因的源头脉络;在创新策源展厅,全省创新资源分布、浙江“315”科技创新体系的规划一目了然;创新体制机制展厅还展示了浙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改革、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改革、科技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等方面的突破、传承和再创新……
“创新策源展厅”展出的全省创新资源布局
据了解,浙江创新馆不久后将面向公众开放预约,期待未来这里能成为社会公众认识浙江、读懂浙江的新“打卡地”。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我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江西庐山云海景观、安徽歙县坡山村云海景观、福建霞浦县三沙日出日落景观等
5月9日,宁西线豫陕交界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护路员工对线路两边山体的危树进行清理整治。立夏时节,秦岭山脉云雾缭绕
X 关闭
X 关闭